2017-02-22 11:09:40
由于擔心村里的4畝地被收回,在縣城生活了20多年的山東德州武城縣東堤口村村民張鳳蘭一直沒有將戶口遷到城里。直到去年底,張鳳蘭聽說武城縣開始辦理《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轉移備案證》,她才將戶口遷到城里。
“誰都知道城里生活條件好,但俺擔心戶口遷到城里后村里的地被收回去,為了給自己留條退路,就一直沒遷戶口。”拿到《備案證》的張鳳蘭說,政府給發(fā)了《備案證》,村里原來有的相關權益全部給予保留,她沒了后顧之憂。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農民和張鳳蘭一樣,一方面有進城的意愿和條件,另一方面也有對土地權益的擔憂和顧慮。如何做到既保障進城農民的“權”,又維護進城農民的“利”,是一道難題。
為此,武城去年6月實行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轉移備案制度,對在縣域內城鎮(zhèn)落戶的農業(yè)轉移人口保留其在原行政村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并由當地農經局發(fā)放《備案證》。持證人擁有原有村集體的宅基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收益分配權,以及這“三權”的合法繼承權。
“別小看這個紅本本,它打消了進城農民一直擔心的宅基地、農村耕地被收回的顧慮,而且明確了‘三權’的合法繼承問題,越來越多的農民主動來辦理遷移落戶手續(xù)。”武城縣農村綜合產權交易中心主任趙淑莉說,截至目前,已經給2100多名進城農民辦理了《備案證》。
教育、醫(yī)療、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服務、低保五保待遇好;進城落戶農民在縣城購房,縣財政每平方米補助100元;計生家庭獎勵扶助、農村婦女“兩癌”篩查等農民專屬優(yōu)惠仍然保留,進城落戶農民“哪頭炕熱坐哪頭”……
如果說允許農民帶“權”進城意味著“村里有的全留”,武城縣明確農民持證進城后可以享受市民、農民雙重待遇,則意味著“城里有的全有”。
“讓農民進城,進得來是關鍵,過得好才是根本。”武城縣委書記張磊說,工作開展以來,武城縣群眾參與積極性很高。截至去年底,全縣戶籍人口城鎮(zhèn)化率已突破50%,武城縣也被山東省列為全省唯一一個實施產城融合就地城鎮(zhèn)化的試點縣。(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