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3 08:44:55
1青稞高效種植技術措施
1.1青稞栽培過程中的整地技術
在整個青稞栽培過程中,整地是一項較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前作收割工作完成之后,應該將播種地中的草茬及時深耕滅埋。春播需要淺耕,將地面整平,這樣能幫助青稞苗順利出苗;秋播種需要在秋收之后半月左右進行,將耕地中的雜草耕埋,并將病殘植株進行及時清理,秋播種需要采取深耕,其深度應該在20cm以上。在整地過程中能將雜草以及害蟲有效的消滅,還能起到防寒作用,能使土壤增強自身的雨水接納度,維持土壤肥力,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春旱影響,促進青稞的生長。完成秋耕工作之后,需要進行耙磨以及保墑,這樣能避免出現(xiàn)野燕麥。在播種之前,應該采取淺耕模式,結合施肥管理工作,通常施基肥的量為1000kg/700m2,同時采用精耕模式,保證土壤細碎,沒有雜草殘茬。
另外,應該根據(jù)青稞種植地的具體情況作畦,一般情況下,坡度方向一般要縱向作畦,主要是為了保持水分以及肥量。在翻地之前需要將肥料打細然后施撒,要是地下有害蟲,且超過了害蟲防治指標,需要用3500g/600m2的克敵蟲混合細土來施撒,同時還需要做好淺耕工作,通常需要以20cm左右的距離來進行肥料的施撒,最大化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
1.2青稞種植過程中的播種技術
在進行播種的時候,應該選擇具有良好性狀的品種,品種的使用范圍應該較廣,能適應氣候較為惡劣的地區(qū)。同時需要進行曬種,通過曬種再加上種衣劑,能提高青稞升苗率,防治苗期過程中出現(xiàn)的病蟲害。在高山地區(qū),一般在4月中旬到下旬進行播種,半高山地區(qū)可以選擇在3月中旬到下旬進行播種,青稞播種的深度通常在5cm左右。
2青稞種植過程中的田間管理技術
2.1施肥技術
通常情況下,進行青稞施肥,需要根據(jù)更低的具體情況實施混合施肥技術。在進行播種之前,可以采用氮、磷肥以及鉀肥或者銨復合肥7~8kg,將其與1000kg的有機肥均勻混合,然后將其密封7d左右施用,或者將其分開施撒,在施肥當天應該將其翻埋,確保有機肥能有效滲透進土壤。一般情況下,一熟區(qū)和二熟區(qū)連作,需要以500kg/500m2的量進行施肥,并用8kg左右的尿素作為底肥,其它肥料可用作追肥。主要的追肥為氮素化肥,其用量需要根據(jù)青稞苗生長的具體情況來確定。
當青稞苗抽穗之后,在每一個生育階段都不用再施用氮肥,避免出現(xiàn)青稞貪青晚熟現(xiàn)象。在青稞生育后期,其根系會慢慢衰老,吸收能力也會下降,導致青稞葉功能出現(xiàn)早衰現(xiàn)象,在進行頁面噴施的過程中,需要對植株的營養(yǎng)進行有效彌補,進而促進根系生長,使葉功能得到延長,保證養(yǎng)料制造和運輸能順利完成,同時促進青稞的顆粒飽滿。所以,在青稞苗抽穗期到灌漿期,可以采用200h/600m2的磷酸二氫鉀,加入55kg左右的水充分攪拌噴施,如果青稞葉片出現(xiàn)發(fā)黃跡象,則需要加入1kg左右的尿素進行噴施,出現(xiàn)條銹病的青稞,需要在其中加入10%~15%的粉銹寧進行噴施,這樣能起到增加青稞粒重的效果,還能有效控制條銹病的出現(xiàn)和蔓延。
2.2青稞病蟲害的綜合治理
地下害蟲和地上害蟲是影響青稞質量的主要病蟲害。其中,小地老虎以及蚜蟲是危害程度較大的地下害蟲,蚜蟲會導致青稞出現(xiàn)黃矮病,蚜蟲一般會出現(xiàn)在拔節(jié)期到灌漿期,所以通常需要選擇在分蘗期噴施殺蟲劑。黏蟲通常出現(xiàn)在青稞的抽穗時期和成熟時期,如果出現(xiàn)黏蟲病害,其會對青稞的生長造成非常嚴重的危害,黏蟲會啃食青稞葉片、籽粒以及青稞穗脖,還有可能將青稞的上半部分全部啃食,治療這類病蟲害,可以采用胃毒劑農藥或者觸殺劑農藥,對2齡期幼蟲進行最大限度的防治。
2.3青稞倒伏預防技術
造成青稞低產(chǎn)的主要原因之一還涉及到倒伏,青稞品種本身抗倒伏能力較弱是造成青稞倒伏的關鍵因素。另外,青稞種植密度過大也會造成青稞出現(xiàn)倒伏,在種植過程中,如果施肥過多、灌水不足也會引發(fā)青稞倒伏。所以,要做好青稞倒伏的預防工作,應該選擇優(yōu)良的青稞品種,合理規(guī)劃種植密度,并且做好合理正確的施肥灌溉工作,切實提高青稞的產(chǎn)量和質量。
3青稞收獲期工作
在青稞成熟之后,應該及時進行收獲,不管太早或者太晚都會收割青稞,都會影響青稞的質量和產(chǎn)量。一般情況下,應該選擇在臘黃末期進行青稞的收割工作,當正片種植地有超過9成的青稞莖稈葉片為黃色的時期,是青稞最佳的收割期,同時在這一時期也能提高青稞的保存質量。青稞收割工作是青稞整個栽培種植過程中的最后階段,也是做好青稞高產(chǎn)工作的最后一步。
實習編輯: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