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4 09:22:41 劉一明
早在一個月前的中國農(nóng)機手大賽山東省齊河分賽上,記者就聽到過一則“趣聞”:齊河分賽區(qū)植保賽場上有一位機手,賽完下來覺得自己發(fā)揮得不好,應該拿不上名次,然后直接坐車回家了,沒想到比賽成績出來后,名列第一。但按照規(guī)則,離開賽場只能取消比賽名次,因此他與冠軍失之交臂。
這位機手就是來自山東省菏澤市的徐福永。正是這份對名次的灑脫和淡定,在11月16日的第五屆中國農(nóng)機手大賽總決賽賽場上,徐福永收獲了一個意外之喜——植保賽全國總冠軍。
談及比賽過程,徐福永笑著說:“在齊河分賽區(qū)比賽的時候,我沒有太多自信,覺得自己應該成績平平,另外家里還有點事,就直接回去了,誰知走到半路,大賽組委會給我打電話,說我得了第一。不過我都走了一多個小時,即使回去也趕不上頒獎,分賽區(qū)的第二就順延成第一了。雖然沒有獲得名次,但組委會認為我的成績還不錯,所以破例給了我進入總決賽的資格。其實今天來到總決賽賽場,我就沒想過拿冠軍,全國這么多農(nóng)機手,今天來的又都是高手,不過,之前的分賽成績也給了我更多的信心,比賽時只用了37秒,而且是零失誤,就駕駛植保噴霧機通過了整個賽道。”
徐福永還告訴記者,其實除了在齊河分賽開賽前練過幾次植保機以外,以前他根本就沒接觸過植保機械。從沒有開過植保機,卻能如此熟練地駕駛并摘得冠軍?看記者一副疑惑不解的樣子,徐福永給記者講起了自己的經(jīng)歷。
前些年,徐福永一直在外面打工,后來因為結婚才回村開始種地。“2009年我購買了自己的第一臺收割機。那臺收割機8萬多元,當時我打工攢的錢只有不到4萬元,最后向親戚朋友東挪西借了4萬元多才把收割機買回家。”徐福永告訴記者,第二年他就不僅還清了欠款,轉過年來還買了一臺新的拖拉機。
之后的幾年,嘗到農(nóng)機作業(yè)服務甜頭的徐福永干活更加努力。去年,他又買了臺穗莖兼收的玉米收割機,既能收玉米又能收秸稈。“以前農(nóng)民都是把收獲后的秸稈一燒了之,這幾年國家提倡生態(tài)環(huán)保,鼓勵大家直接秸稈還田,但是這種沒經(jīng)過處理的秸稈直接還田多少會影響小麥生長,所以大家都愿意讓我用穗莖兼收玉米收割機直接把秸稈帶走,這樣這些秸稈就歸我了,我把秸稈以每斤0.075元的價格賣給養(yǎng)牛場做飼料,自己又能增加一筆收入。”徐福永告訴記者。
就這樣,農(nóng)機成了徐福永發(fā)家致富的好幫手,駕駛農(nóng)機也成為徐福永最大的樂趣。徐福永說:“農(nóng)機雖然多種多樣,但是它們的共性還是比較多的,加上我開農(nóng)機的年頭比較長,所以即使操作從未用過的植保機,也能很快上手,而且還能開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