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05 12:01:00
本網(wǎng)實習生 劉洋
新春佳節(jié),對于經(jīng)過一年辛勞的大人們來說,正是放松身心,享受團圓的美好時刻;而對于孩子們來說,正是一年之中最開心的時候,穿新衣,戴新帽,吃著好吃的,還能領到壓歲錢。但在一些偏遠農(nóng)村,不是每個孩子都能那么幸福,有些孩子,在闔家團圓的除夕夜,連父母的一個擁抱都成了奢望。
2月3日,農(nóng)歷大年二十九,記者來到陜西省岐山縣益店鎮(zhèn)永新村,這里沒有過年的熱鬧景象,大多大門緊閉,街道上的人更是稀少。記者了解到,村子里的年輕人大多外出上學或者務工,家中多是一些老人和孩童。大部分在外務工的人都要在年三十下午才能趕回家中,更有甚者多年難得回來一次。在家中上學或是生活的孩子們,更是與父母多年不見,大人們在外務工、艱難謀生的同時也忽略了親情的維系。
每天下午來這個山坡上眺望,已經(jīng)成了張嘉桐放了寒假以后的常態(tài),雖然父母早已打過電話說今年回不來了,可是這位執(zhí)著的小女孩總是希望奇跡的發(fā)生。每當路口有人影閃動,每當街道有車輛經(jīng)過,她都會投去希冀的目光,盯著回來的人或車。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說不好嘞,說不好有一輛車下來的就是爸爸媽媽……說不好回來的人里面就有我的爸爸媽媽……”女孩的執(zhí)著近乎執(zhí)拗,讓記者看著心疼。
張嘉桐和奶奶一起生活,放了寒假,能陪著一起玩耍的孩童很少。除了看電視,僅有的娛樂活動便是拿一把小鏟子在院外“播種”。張嘉桐的奶奶告訴記者,小女孩經(jīng)常拿著一把小鏟子一蹲就是一下午,蹲累了,就站起來走走,幫忙倒垃圾,做做家務,很懂事。
“猜猜我埋的是啥?給你三次機會。”張嘉桐收起鏟子笑著問記者。一顆糖?一塊石頭?一朵花?女孩搖搖頭,記者擺擺手表示猜不到了。張嘉桐低頭用鏟子將小土堆夯實,然后用低低的聲音說道:“我埋了一粒爸爸的扣子……會不會像動畫片里一樣長出一個爸爸?”
同村的康星宇則要幸運一些,今年他的父母都從外地趕了回來,在父母沒有回來的那幾年里,他與奶奶和姐姐一起生活,沒有那么孤單??墒强敌怯顓s很寡言,無論記者問他什么,他都閉口不言,只是玩著手機上的游戲。
詢問康星宇父親后得知,夫妻兩人這是時隔三年第一次回家。兩人一起在外地做著個體經(jīng)營,年關時候正是忙的時節(jié),今年是忙里偷閑回來一趟。而回來之后能明顯感覺到孩子對自己很生分,只有讓他玩手機游戲的時候,才興沖沖的。
“為什么不將孩子接去一起生活?”記者問。
康星宇的父親顯得很是無奈,皺眉說道“沒有辦法,我們也很想孩子,但為了他們將來能過的好點,只能這樣了。生意上太忙,根本照顧不上孩子。就算接過去,上學也是問題,還是留他在家里,我們更放心。”
據(jù)記者了解,從2016年3月底以來,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在全國范圍內(nèi)聯(lián)合開展農(nóng)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工作,截至目前,不滿十六周歲的農(nóng)村留守兒童數(shù)字超過900萬人。像張家桐和康星宇這樣的留守兒童有很多很多。
在這次采訪中,記者永遠忘不了這一幕:當記者踏進某一戶院門時,從屋里飛奔出來一個小孩,眼中充滿歡樂和期待,當看到是陌生人時,轉(zhuǎn)身跑向一邊……別讓愛,來得太晚...
編輯:任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