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6 10:48:38
“再過幾個月,農場的新產品‘野茶’就要上市了。”日前,在位于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小店鎮(zhèn)后橫山村的橫山家庭農場,負責人梁茂連告訴記者,“為了培育這個新產品,大家前后忙活了兩年,品種選擇、土壤檢測、生物防治、水肥一體化……上的都是新科技。今年先試種50畝,來年再擴大一倍,估計明年能為農場增加十幾萬元的收入。”
誰能想到,記者面前圍繞種茶侃侃而談的梁茂連,1998年嫁到后橫山村時,一度是村里公認的“地都不會種的‘外來媳婦’”。如今,成為家庭農場主的她,已是四里八鄉(xiāng)最會種地的“巾幗能人”:茶園發(fā)展到500多畝,成了涵蓋品種選育、茶葉種植、茶葉加工、茶品銷售和鄉(xiāng)村旅游于一體的現(xiàn)代化家庭農場。
小店鎮(zhèn)副鎮(zhèn)長王永條頗多感慨:“橫山周邊一直有種茶的歷史,鎮(zhèn)上很多人都種過茶,但是種茶費時費力收入還不穩(wěn)定,大多數(shù)人都放棄了。沒想到,后橫山村梁茂連一家堅持了下來,而且越種規(guī)模越大,越種銷路越好。能吃苦、善學習,還有闖勁、有想法,梁茂連這個家庭農場主,真是不一般。”
承包茶園、學習炒茶 專業(yè)技術為農場奠定基石
從沂蒙山走出的梁茂連,身上有著這片熱土所賦予的韌勁。1998年,18歲的她并沒有聽從長輩的話留在臨沂市羅莊區(qū)老家,而是遠嫁到后橫山村,并毅然決定跟隨當時在日照做生意的憨厚丈夫回鄉(xiāng)生活。
丈夫的地毯廠因經營不善,欠下萬元債務,再加上婆婆病重在床,生活的重擔一下子落到梁茂連的肩上。“既來之,則安之,沒什么困難能壓倒我們夫妻。”梁茂連的堅強與樂觀是丈夫王佃卿最大的安慰。
婚后的第二個月,夫妻倆拿出全部積蓄,承包了22畝茶園。從那時起,夫妻倆起早貪黑,管理茶園??烧l曾想,千辛萬苦種出來的茶葉,因為炒茶時掌握不好火候,白送都沒人要。
“茶園是最后的希望,無論多難,都得咬牙撐住。”炒茶講究工序、火候,梁茂連不懂,便從城里請來個老師傅。“老師傅炒茶時,俺兩口子就站在旁邊看,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錯過其中的關鍵步驟。”那時,炒茶師傅每天收120元的學費,3天后,倆人便再也湊不出給老師傅的工錢。
于是,夫妻倆決定照著老師傅教的工序,自己試驗。“買不起磚瓦,就用油紙當頂棚,撿來的土磚壘墻基。那半個月,丈夫采茶,我負責炒。晚上回家,累得腰都直不起來,胳膊上到處是燙傷。炒好的茶也不賣,白送給村民喝。”梁茂連說。
1998年6月,經過近半個月的試驗,梁茂連終于炒出了讓村民滿意的好茶,他們又趕忙將這批茶葉寄給老師傅。時隔多年,梁茂連還記得師傅品茶后說的話:“這么快就能摸索出門道,炒出入口清香、回味甘甜的好茶。別說,你干這行,還真有天賦。”在村民和師傅的夸贊聲中,梁茂連終于看到了希望。這一年的春夏很短,她卻很忙。
網上營銷、南下取經 前沿思想為農場保駕護航
吃苦耐勞、樂觀向上,這些品質在梁茂連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更難得的是,她還有著靈活的頭腦和超前的思維。
“我們已經能夠炒出好茶,可單靠對外搞批發(fā),定價權都在茶葉販子手里,自己一年也掙不了幾個錢。”2003年,剛剛適應了“農村婦女”這一角色的梁茂連,又決定變身“營銷達人”,帶著自家的茶葉進城跑市場。
“批發(fā)市場和超市都是老路子,行不通,俺就覺得很多企業(yè)需要長期購茶,他們也是從市場上買,咱直接找上門,說不定能成。”就這樣,2003年起,梁茂連一家一家上門跑,不畏冷眼,百折不撓,短短3年時間就積累了上千名客戶。
當年3月,梁茂連又覺著網上賣茶是個新趨勢,就買來電腦,自己摸索著注冊了網店。沒想到,網店的經營收益喜人,當年就把買電腦的錢掙回來了。
很快,梁茂連一家成了后橫山村村民們羨慕的對象。“俺覺著可以了,可媳婦兒還不滿足,打聽到南方茶場經營得好,非得出去學習去。”王佃卿當時覺得媳婦兒這是瞎折騰。
梁茂連還是踏上了前往南方的求學路。為省錢,主食只敢吃饅頭;房費貴,就跟別人合租一間地下室。往往是出去一趟,就會瘦個七八斤。“人瘦了,腦子里的想法卻多了,技術、管理、營銷,都找到了改進的方法。”梁茂連說。
時光荏苒,2014年,梁茂連注冊了莒縣小店鎮(zhèn)橫山家庭農場,當年農場的利潤就突破了20萬元。2016年,梁茂連驚喜地發(fā)現(xiàn),縣里組織起了職業(yè)農民培訓。“一是離家近。咱到外省學習,花銷大,還不方便?,F(xiàn)在,管吃管住,家門口就能跟專家對話,培訓一次俺都能胖幾斤。二是針對性強。全國各地的培訓我去過不少,專家講得雖好,但多是理論知識,幫助不大?,F(xiàn)在的培訓,請的都是本地專家,講的都是‘土知識’,今天學,明天就能用。”
品種更新、品質管控 有機品牌為農場提檔升級
“你猜這種茶葉值多少錢?”在茶園的基地里,梁茂連指著一排茶樹說,“1斤3000多元。這是經過第三方鑒定的有機茶,因為它對土壤、空氣、周邊植物多樣性的要求很高,一般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難以達到。”
2013年,梁茂連的茶園通過了有機茶園認證。2018年,梁茂連又投資了200多萬元,建起了占地120畝的特色生態(tài)有機茶園。“農場要想發(fā)展,必須要在茶葉的品質上下功夫。這個新搭建的低溫棚里種的都是南方稀有茶品種。像我說的‘野茶’,就是今年新試種的。”
品種更新、質量管控、品牌營銷,是近年來我們推動農場轉型升級發(fā)展的‘三個關鍵點’。”梁茂連說。
在質量管控上,農場實行“五統(tǒng)一”管理,即統(tǒng)一施肥、統(tǒng)一澆水、統(tǒng)一滅蟲、統(tǒng)一采茶、統(tǒng)一包裝;在灌溉上,茶園鋪設微噴管道3萬多米,配備了2套水肥一體化設備,用的都是山泉水;在肥料上,用大豆、豆餅和芝麻渣等天然原料……這一切,只為保證茶園生產出的茶葉葉厚嫩潤、清新亮麗。
在品牌營銷上,農場推崇“有機”理念,相繼開發(fā)出“橫山紅”“橫山鄉(xiāng)村”“橫山茗翠”等八大系列30多個優(yōu)質有機產品。2018年,農場投資10萬元建起了監(jiān)控直播平臺,24小時監(jiān)控茶葉的種植、炒制、包裝過程,讓消費者拿起手機就能監(jiān)督。不僅如此,梁茂連還應邀參加深圳市茶文化促進會舉辦的第五屆國際武林斗茶大會,橫山茶葉榮獲第五屆國際武林斗茶大會“綠茶金獎名茶”和“第五屆國際武林斗茶大會參斗上品茶”榮譽稱號。
2019年,橫山家庭農場實現(xiàn)銷售收入800多萬元,帶動周邊200多戶農戶發(fā)家致富,每戶年增收3萬多元。“下一步,農場還要建設以采摘、垂釣、鄉(xiāng)村旅游為主的休閑農業(yè)園和生態(tài)療養(yǎng)院,帶動周邊更多的村民一起參與。”已成為莒縣人大代表的梁茂連又有了更高的追求。 本報記者 呂兵兵 蔣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