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9 09:40:00
井國寧
正午時分的蟬鳴聲,早沒了激烈高昂的態(tài)勢。從那斷斷續(xù)續(xù)的音律里,你可以捕捉到被熱浪炙烤而孱弱的絲絲氣息。村道兩旁的樹木和花叢,正處于停擺的狀態(tài)。
空氣里翻滾、涌動向前的,除了熱浪,別無他物。
“ 賣 —— 豆 —— 腐——”遠處傳來了走街串巷賣豆腐人的叫賣聲,打破了此時村莊昏沉欲睡的寂靜。不一會兒,家家戶戶的大門前,陸續(xù)有人影浮動。有的是婦女拿著空碗出來,循聲望著那賣豆腐的人;有的是孩子自己拿著碗,端著豆子準備與賣豆腐的人互換。
早年間,村莊里每逢夏日晌午時分,必定有賣豆腐的吆喝聲。買豆腐的人除了可以用錢購買外,還可以用自家的黃豆來換。賣豆腐的人推著自行車,行至村道中間,會在某棵大樹下停下來。還沒等他停穩(wěn)腳步,左鄰右舍都圍了過來。大家圍在樹下的移動攤點前,爭相與賣豆腐的人談論著。豆腐看上去質地細膩,略微發(fā)黃,聞之豆香之味甚濃。
買一塊豆腐回家,加上些青蔥或者其他菜色,再搟一些面條,做些豆腐湯澆上去,那味道甭提了,絕對是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盛夏的晌午,村莊人大多在自家的院子陰涼處一邊擦汗,一邊吃飯。
場畔旁,樹蔭下,幾個孩子躺在蛇皮袋子做鋪墊的架子車上打盹。樹木的枝條偶爾會擺動幾下,給人一種甚是涼爽的錯覺。其實,在這樣的樹蔭下,與太陽曬得發(fā)白的場地相比,在溫度上并無顯著的區(qū)別。這些適逢周末或者假期的孩子,都身負重要使命——不斷地將場面中間的麥子一遍又一遍地用木耙劃開,讓這些快要入倉的麥子能夠完全地揮發(fā)其中的水分,更利于長時間儲存。
孩子們對于晌午的面食是豆腐湯還是肉片湯,不太關切。他們更在意和期盼的是走街串巷賣冰棒的小販,或者推著架子車賣西瓜的老農。在孩子們的眼里,這些東西才是消暑解熱的最佳選擇。
一根透心涼的冰棒,它入口即化,是沁人心脾的舒爽;一塊瓜瓤晶瑩剔透的西瓜,那入口即化的薄紗般的感覺,才是讓人無法割舍的偏愛。一個被太陽炙烤和熱浪侵襲的夏日晌午,最讓人感覺舒爽愜意的消暑方式,莫過于此。
炎熱的晌午,大人們吃下滾燙的豆腐湯面,無疑是想通過發(fā)汗來驅散身體中那股熱浪,從而找尋難得的愜意感覺。而孩子們,他們更饞的是可以通過更為直觀的降溫辦法,以雪糕、冰棒或者西瓜來實現。相比之下,大人們擅長的是以最小的投入,完成最大化的價值;孩子們則不同,他們不會去在意投入的多少,只是單純地希望可以在解暑的同時,過足嘴癮。
晌午吃罷飯后,這場難以逃避的夏日熱浪,最終走向日漸式微的狀態(tài)。西瓜和雪糕等端上桌后,大家邊說邊笑,談論著今年的收成與麥子的成色。院子內外的樹枝在午后的微風中晃動起來,空氣里浮動游走的熱浪,開始慢慢地消退了。
倏地,一陣聲勢浩大的蟬鳴聲,又開始此起彼伏地聒噪起來。就連場院里孩童嬉鬧時發(fā)出的歡笑聲,也已經淹沒在蟬鳴的歡快音浪里了。
一陣微風拂過,滿是清涼。這是炎熱而又快樂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