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6 10:44:00
面對當前復雜嚴峻的疫情形勢,陜西省楊凌示范區(qū)提高核酸檢測能力,擴大檢測范圍,做到應檢盡檢、愿檢盡檢。
3月11日晚上12點47分,陜西省楊凌示范區(qū)醫(yī)院眼科工作人員席佳惠接到通知,3月12日早上7點,需要前往防疫一線支援采集核酸。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席佳惠聽到消息,立即收拾行李,連夜把4歲多的孩子送到婆婆家。
3月12日早上6點,天黑乎乎的,席佳惠起床收拾,吃完早餐。7點不到,就進入到需要做核酸檢測的大寨街道辦蔣寨村。
和席佳惠同組的還有同事張煥春,她們到達目的地后,片刻不停歇就投入采核酸的工作中。
“群眾看到我們時,紛紛動起來,都來幫忙,大家搭帳篷,拉起警戒線,主動維持秩序。”席佳惠說。
有些村民因年紀大,行動不便,核酸檢測隊就安排人員提供上門取服務,確保核酸檢測不落一人。
核酸檢測工作人員嚴格按照防控要求,每做一次核酸采集就嚴格進行一次手部衛(wèi)生消毒。
“消毒液噴到手上一揮發(fā),瘆涼?,F(xiàn)在天氣暖和,還好點。去年冬天疫情防控,每次手衛(wèi)生消毒都能感到刺骨的疼痛。”席佳惠說。
核酸采集工作,多數(shù)時候都是早出晚歸,大家一站就是5到6個小時,工作結束后又渴又餓,腰酸背疼,臉上和耳廓被口罩壓出深深勒痕。每個人每天累計工作時間超過14個小時。
席佳惠和工作人員,沒有一個人喊累,沒有一個人喊停,即使前一晚工作到深夜,第二早收到通知后立即起床做好準備待命。
席佳惠作為一位4歲小孩的媽媽,每天忙完回到家,就已經(jīng)11點多了。洗漱消毒完畢,往往超過12點。她想通過視頻電話看看孩子,可又不忍心半夜吵醒娃。
席佳惠和婆婆通電話的時候,婆婆說,孩子每天問最多的問題就是“媽媽什么時候回來呀?”“我想媽媽了”……每當此時,席佳惠只有深深內疚,她不能承諾什么,內心卻期盼疫情早點結束。
雖然辛苦,但席佳惠和同伴們每到一個村,聽到村民的關心,內心總是滿足的,暖暖的。
“姑娘,你悶不悶,休息一會咱們再做,我們等一會兒,你們辛苦了!”“女子,我娃和你一樣大,也在西安幫助社區(qū)群眾做核酸呢,看到你我就想起她。”“謝謝你們,每天這么早來,那么晚回,白天總是站著,連個廁所都上不了……”聽到鄉(xiāng)親們說的話,席佳惠一瞬間覺得為大家所做的一切都值得,所有的苦累都化成了一縷微笑。
眼看春分就要到了,此時的楊凌萬物復蘇。席佳惠說:“我們雖然累,雖然辛苦,但再苦再累也不會改變我們戰(zhàn)勝疫情的決心,我們相信,大地回春,離疫情消散不遠了。”
楊凌發(fā)生疫情以來,楊凌示范區(qū)醫(yī)院迅速組建一支258名業(yè)務過硬的核酸采樣隊,各職能部門加班加點提供保障,3月11日、12日,兩天時間在大寨、李臺、揉谷3個鎮(zhèn)辦52個村(社區(qū))、C館南廣場、大寨教育局、院外共設立236個核酸采集點,院領導全部到現(xiàn)場督導。他們以昂揚的斗志,全力投身戰(zhàn)“疫”一線,為早日打贏這場疫情戰(zhàn)役全力以赴。(農(nóng)業(yè)科技報社全媒體記者 胡潤田 郭媛媛 王偉千 丁育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