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30 16:41:26
想讓農民在種糧上敢投入、肯投入,不僅要解燃眉之急,使種糧農民在肥價高漲時不虧本,還要讓他們多得利、可持續(xù)。要切實貫徹落實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健全農民種糧收益保障機制”,收益穩(wěn)了,農民種糧的心定了,糧食安全的基座才能堅實。
春耕備耕時節(jié)本是用肥備肥高峰,但筆者在河北小麥主產區(qū)調研發(fā)現,一些農資店的肥料生意比往年冷清,經營者反映,肥料價格太高,農民買肥都得掂量掂量。江西、湖北等地也有不少農民反映,肥料價格漲幅過大,影響其生產積極性。面對遠超往年的肥料價格漲幅,面對“水漲船高”的種糧成本,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讓種糧能獲利。
春耕用肥價格高,乍看起來是老生常談,琢磨起來似乎也符合“季節(jié)性上漲”的規(guī)律。但是,今年肥料價格“高”得不尋常。
中國化工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22年3月第2周,國產尿素平均出廠價2756元/噸,同比漲38.9%;磷酸二銨3580元/噸,同比漲10.2%;氯化鉀3900元/噸,同比漲85.7%;復合肥3373元/噸,同比漲40.0%。往年部分肥種價格上漲、總體呈平穩(wěn)狀態(tài)的肥料市場,今年呈現出整體價格上漲且高位震蕩的態(tài)勢。
漲幅為什么這樣大?專家分析,主要原因包括:國際能源價格大幅上漲,拉動化肥生產原料價格大幅上漲;國際化肥價格持續(xù)高位,進一步帶動國內化肥價格上漲;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部分地區(qū)化肥發(fā)貨運輸不暢,對供應產生一定影響。
化肥價格如此“高漲”對種糧農民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據湖北、江西兩省農業(yè)農村部門測算,僅化肥漲價導致種植成本每畝增加高達百元。種糧成本的顯著抬升對種糧收益造成擠壓,安徽鳳臺縣一位種植大戶反映,今年種麥能略有利潤就不錯了,有的種植大戶由于土地流轉費用較高、苗情相對差一些,可能會虧本。種糧收益的縮水直接影響著農民的積極性,“白忙活不說,還要倒賠錢”的心態(tài)在種糧大戶中很有代表性,“肥料這么貴,就少用一點”的應對方式也不鮮見。湖北漢川市西江鄉(xiāng)江集村一位種糧大戶直言:“如果沒有補貼,田是沒法種了。”
然而,田非但不能丟,還得好好種。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保證14億人每天準點開飯”的任務,具體就落在一塊塊田里,落在種糧農民肩上。
今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xié)十三屆五次會議的農業(yè)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時強調,要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發(fā)展適度規(guī)模經營,讓農民能獲利、多得利。
在肥料等成本高企的情況下,讓種糧能獲利,現實的需求就是降低用肥成本。有關方面要確?;史€(wěn)產保供,暢通流通渠道,為農民購肥用肥提供便利和實惠。近期,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fā)通知,部署投放100萬噸國家鉀肥儲備,促進國內鉀肥保供穩(wěn)價。一些地方政府部門也在采取措施,例如江蘇省財政專項支持,通過團購大單鎖定價格、統(tǒng)一配供壓降費用、自儲代儲聯儲備足貨源等辦法,可降低化肥價格10%-18%。
但給種糧農民帶來成本壓力的,遠不止肥料漲價這一項。尤其是對種糧大戶來說,土地流轉費、人工費等諸多開支中每一項多出十塊八塊,幾百畝地的費用加起來就不是個小數目。同樣道理,他們所享受到的每一點優(yōu)惠,加起來也能起到激勵作用。
讓種糧能獲利,要加大對實際種糧農民的補貼和支持力度。2021年以來,中央財政連續(xù)兩年投入200億元,對實際種糧農民發(fā)放一次性補貼,以緩解農資價格上漲帶來的種糧增支影響。針對今年肥價漲幅過大的實際,要適當加大補貼力度。顯見的實惠之外,還要通過多種方式給種糧農民“發(fā)福利”,比如在農業(yè)保險保費補貼、高標準農田改造、高素質農民培育、農業(yè)生產社會化服務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增強他們種糧的信心和發(fā)展糧食生產的后勁。
讓種糧能獲利,還要讓農民更多地分享糧食價格上漲的好處。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適當提高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2022年生產的小麥、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每斤各提高了2分錢,中晚秈稻、粳稻最低收購價每斤各提高了1分錢。最低收購價政策執(zhí)行多年來,確實起到了穩(wěn)定糧食生產、保護農民生產積極性的作用??空弑1荆拷洜I增效。在糧食價值鏈條中,處于上游、絕大多數只能在集中收獲期賣“地頭糧”的農民,往往等不及、趕不上市場收購價的高點。因此,要為種糧農民提供更便捷的烘干、倉儲服務,從項目統(tǒng)籌、用地審批、金融服務等方面支持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等發(fā)展糧食烘干產后加工,讓農民在把握售糧時機上有更大余地,在實現糧食產后增值上有更多選擇權。
想讓農民在種糧上敢投入、肯投入,不僅要解燃眉之急,使種糧農民在肥價高漲時不虧本,還要讓他們多得利、可持續(xù)。要切實貫徹落實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健全農民種糧收益保障機制”,收益穩(wěn)了,農民種糧的心定了,糧食安全的基座才能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