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8 15:54:54
新華社蘭州5月7日電(記者張玉潔)古郡敦煌曾見證歷史上絲路文明的交融,如今,在這座千年寶庫里仍能聽到多元文明對話的回響。
敦煌有“華戎所交一都會”之稱。自漢武帝經(jīng)營西域、開拓絲路,敦煌就逐步成為多元文化交融之地。漢、匈奴、鮮卑、回鶻等多民族共同在這里生活,佛教、道教、摩尼教、祆教等多種宗教在敦煌并存。在藏經(jīng)洞出土文物中,有漢文、古藏文、粟特文等多種文字寫成的文獻。
莫高窟第249窟壁畫。敦煌研究院供圖
“以敦煌文化為代表的中華文明數(shù)千年生生不息,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斷與外來文化交流,吸收優(yōu)長、為我所用。傳承敦煌文化,同樣要不忘本來、接受外來、面向未來?!倍鼗脱芯吭狐h委書記趙聲良說。
上世紀80年代起,地處大漠的敦煌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其中,敦煌研究院與美國蓋蒂保護研究所的合作,成為我國文化遺產(chǎn)領(lǐng)域國際合作的典范。營建于晚唐的第85窟集中了空鼓、起甲、酥堿等眾多壁畫病害。中美雙方專家“解剖麻雀”般分析洞窟,歷時7年終于完成第85窟的修復?;诖舜魏献魈剿鞒龅奈奈锉Wo流程,還直接推動了行業(yè)標準——《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的出臺。
在持續(xù)多年的合作中,外國專家與敦煌文物保護工作者們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日本畫家平山郁夫持續(xù)幫助敦煌文物保護,成為中日友好交往的橋梁。他逝世后,所藏絲路沿線文物也多次在敦煌展出。美國專家阿根紐經(jīng)常飛越萬里來到敦煌。月色下的莫高窟九層樓前,阿根紐與樊錦詩、黃克忠三位文保專家曾攜手共度80歲生日,場面令人動容。
敦煌研究院與東京文化財研究所工作人員在莫高窟第285窟進行攝影研究(資料照片)。敦煌研究院供圖
敦煌研究院院長蘇伯民介紹,受益于國際合作,敦煌文物保護事業(yè)不斷加速、人才不斷匯集,壁畫、土遺址等保護技術(shù)逐步向國際頂尖靠攏,跟跑變并跑、接受幫助變共同進步。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敦煌研究院專家多次前往伊朗、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等國,開展絲綢之路古遺址的考察和交流。通過聯(lián)合考古等形式,敦煌文物保護技術(shù)逐步走向吉爾吉斯斯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東亞文化之都”等平臺的搭建,讓外國友人來到敦煌,在文化交流活動中增進了解、溝通民心。借助云直播等技術(shù),“敦煌文化環(huán)球連線”活動走進中國駐外使領(lǐng)館,敦煌文化廣泛播撒。
2021年4月9日,“東亞文化之都”中國敦煌活動年上的文藝演出《敦煌之韻》。張曉亮 攝
“絲綢之路沿線有大量土遺址、石窟寺等,這也是我們的保護長項。未來,我們還將繼續(xù)前往相關(guān)國家開展合作,更好保護絲路文物?!碧K伯民說。